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八大奇观——卓筒井

发布时间:2014-06-10      点击率:

“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卓筒井在光荣与落寞间守望

    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皆称其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虽然历经千年,但其古老的工艺流程仍保存得相当完整,无可挑剔地成为世界钻探深井的活化石,如“活着的恐龙”令世界惊奇。

  它的钻探技术,揭开了人类开发贮存于地下深处的矿产资源的序幕,伟大的能源革命从此拉开,人类历史从此改写。科技界有句著名的论断,“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今年6月,这一工艺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如何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开发祖先留下的这笔宝贵文化遗产,成为历史赋予每一个遂宁人的责任。

  

  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它是“活着的恐龙”!

  没有它,就没有海湾战争!

  ……

  它,就是被誉为“世界石油之父”的卓筒井!

  价值

  属于全中国的光荣与骄傲

  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的钻探技术,揭开了人类用钻井方法开发贮存于地下深处的矿产资源的序幕。从此以后,地下的石油、天然气、盐卤等矿产在全世界的开发得以实现,并为人类所利用,从而引起了一场世界能源的重大变革,加速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加速了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现代石油化工、航空、汽车、电力等多种工业的兴起。

  卓筒井工艺流程包括打井、取卤、晒卤、制盐四个步骤。它持续近千年,生产未中断,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和钻井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受到盐业专家的高度赞誉。今年6月,这一工艺被列入了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卓筒井的钻井技术比西方、比美国早800多年,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一样对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被公认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中国第五大发明”。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温哥华召开的世界钻井技术研讨会上,俄国人声称钻井术是他们发明的,已有200年的历史;美国人也声称钻井术是他们发明的,已有300年的历史;当中国代表庄严宣告钻井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时,惊得与会外国人瞠目结舌。为了找到卓筒井“真迹”,让外国人心服口服,清华大学与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组成盐史考察队,根据北宋苏东坡、文同的记载对四川进行考察。考察队历尽千辛万苦,踏遍四川的山山水水,终于在大英找到了卓筒井。后来,大英卓筒井的全部生产工具模型在日本、欧洲展出,引起了世界科技界的轰动。

  大英卓筒井,它是川中大地上的大骄傲!更是属于全中国的光荣和骄傲!

  历史

  千年卓筒井曾经的辉煌

  大英县开采小井盐有悠久的历史。《新唐书》就记载长江县(今大英县)产盐,宋、元、明、清等数个朝代,大英的井盐业都十分发达。据《蓬溪县志》记载,唐代此处就有盐井13所。据考证,北宋庆历年间,今卓筒井镇的人民就已经会使用“凿地植竹、卓筒取卤”的技术。明朝时当地有盐井3700余眼,后因战乱有所衰落。清朝初期,政府采取保护措施,促进了盐业发展,雍正八年(1730年),大英有井796眼,乾隆廿三年(1758年),井1261眼,年产销6万余担。嘉庆六年(1801年)当地大盐厂蓬遂厂有井近万眼,灶300余,月产盐量达500吨。大英制盐业盛极一时。

  大英卓筒井从1985年发掘出来后,受到了党、政、文物部门、专业部门、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对大英仅存的9灶41眼井进行普查、登记,建立档案落实保护责任,并逐级上报。

  据资料记载,这9眼41井分布在今大英县卓筒井镇内的关昌、青木、快活岭、三兴、吴家桥、青和等6个自然村方圆6公里范围内,这些盐井和盐灶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尚在发挥功用,年产盐能力3000余吨。

  但历史的车轮将卓筒井拉到了另外一条命运轨道上。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都受到现代化制盐业冲击的卓筒小井灶制盐业终于走到了千年辉煌的尽头。1991年以后,国家取消了平锅制盐,大英卓筒井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现实依据。根据四川省盐务局和蓬溪县政府的“选定一处井点重点保护”的政策,其它的制盐灶房及其卓筒井都被淘汰,只留下大顺灶及3眼井作为保护对象。

  现在,其他的8灶38眼井已经不复存在,这令有幸得到“重点保护”的大顺灶和其所属的3眼卓筒井,在今天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最后一处活标本。

  现状

  玉米地里的落寞身影

  大顺灶曾经辉煌地“统辖”着18眼卓筒井,是当地卓筒井制盐灶房中的“龙头老大”。在卓筒井镇向东一公里处,经过已显破旧的大顺灶灶房,穿过几丛茂密的竹林,踏过一段被盐工们的脚板磨得异常光滑的老石阶,记者见到了“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最后三个活标本,它们冷冷清清地伫立在几片包谷地的包围中。守护着它们的,就是居住在旁边一所小房子里的严昌武老人。

  严昌武老人是一位精通卓筒井全套生产工艺的老技师,像他这样的人才如今已经所剩无几。大英相关部门为了挽救卓筒井制盐工艺,于2005年5月专门派人远赴河南,将正在女儿家养老的严昌武老人请“出山”,希望他将自己的一身本领传下来。与此同时,大英县文物管理所方面也为他安排了一个38岁的徒弟,希望这个徒弟能够把严昌武老人的本事学到手,以让卓筒井的制盐工艺继续流传下去。在克服了来自女儿、儿子方面的阻力后,当时已经77岁的严昌武老人毅然踏上了回家的路,独自住进了这间冷清的小房子,与三眼熟悉的老井相伴。

  在严昌武老人居住的小房子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数十件卓筒井的生产工具。据介绍,卓筒井的生产工具种类繁多,光修井工具就有几十种,小房子里摆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别看这些工具挺“原始”,但作用却不容小觑。据说上世纪80年代初,一支石油钻井队在大英附近打油井时,把钻头掉到了井眼里,用了各种现代化的方法也没能把钻头捞起来,最后还是来找大英当地的“懒子”,用卓筒井的打捞工具“大提须”才把钻头打捞了起来。

  据严昌武介绍,这三口井每天都必须要打卤水上来,要不然井下面就要垮塌,修起来麻烦就大了。严昌武老人告诉记者,由于卓筒井周围没有修围墙保护,人们可以随便到卓筒井上来。但有的人来了却往往对这最后的三个“活标本”做出一些破坏性行为。老人情急之下,最近养起了狗。因为在他心里,守护卓筒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卓筒井生产工艺流程

  (1)钻井:以绳式顿钻井方法即搭一长方形木架,利用杠杆原理踏起吊在杠端的大铁棒(铁棒下端如碗口大),骤然将脚松开,铁头重击井底,边击边加水,然后以刮筒取出泥浆,如此反复,井便越打越深。

  (2)取卤:井打好之后便用大楠竹去节后下到井下隔开淡水,然后利用花车上的放篾将吸卤筒放至井下将卤水盛满,再扳起花车,卤水便取出来了。

  (3)晒卤:在晒坝里,晒盐架和井筒是一对好搭档。人在筒车里走动,将盐卤水打进竹筒倒入天船(晒盐架上的木槽),卤水通过天船底部接出的长竹筒的小眼散落到金竹桠,水分逐渐蒸发,当卤水浓度达到18—20度后再输入滤缸过滤。

  (4)滤盐:滤缸将卤水中的泥沙、杂质滤掉澄清再放入盐锅内煎盐。

  (5)煎盐:灶匠将经过过滤的卤水舀入灶房里的盐锅中,经高温逐渐成盐。(为了使盐洁白,颗粒晶莹,在煎制的过程中加皂角、豆浆,同时提胆——胆为另一种矿物质,可点豆腐。)

  守望曙光

  昔日的卓筒井,贮满辉煌;今天的卓筒井,为“中国死海”创造旅游神话提供了源泉,但其自身却一直没有得到开发,这无疑是一大遗憾。而对卓筒井的旅游开发,不仅是为了搞活一方经济,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和传承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文化财富。

  今年3月,副市长胡家正对大英县卓筒井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卓筒井旅游产品打造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他认为,卓筒井景区开发成功可以有效丰富中国死海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内容,可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可以在景区内复制一个卓筒井,让游客亲自体验当年的制盐流程,寓教于乐,还可把制成的盐带回家做纪念。

  同时,卓筒井景区开发成功可以直观展示中国死海盐卤水的来源,解释大量游客对中国死海的诸多猜疑,真正实现中国死海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但要真正实现卓筒井的开发,也许并不是件易事。据大英县文体局局长杨勋文介绍,2004年,卓筒井就已经被纳入旅游项目进行过推荐活动。该项目拟全面恢复宋代“卓筒井”采卤制盐生产流程,并将制盐文化和盐疗保健、休闲观光紧密结合在一起。项目包括植物观光园、盐疗湖浴场、淡水湖浴场、盐神宝殿、大型陈列馆等多项设施。这个项目曾通过省文化厅在西博会、广交会、世博会上向外推荐过。据杨勋文介绍,这个开发项目也曾引起过广泛关注,上海一位投资者就曾表示有初步合作开发意向,但在今年7月来考察了之后却至今没有回音。同时,这项制盐工艺正在濒临失传的危险,后继人才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日前,大英县已经将新的卓筒井开发项目上报至市发改委,准备在即将召开的西博会上进行再次推荐。据了解,该项目占地约500亩,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整个项目围绕“卓筒井”这一文化核心进行,将建立9灶41眼井的大遗址博物馆、大顺灶博物馆、卓筒井文物陈列馆。

  我们期待卓筒井千年的默默守望,终将迎来明天的曙光,续写昨日的辉煌!

 

Copyright (c) 2013 - 2014 广东省四川遂宁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0-37598181 传真:020-37598112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北197号新达城广场北座1802
粤ICP备20032501号 技术支持:粤海网络